反擊歐盟航空碳稅第三波 |
2012-8-16 中國冷鏈物流網m.snksafetynets.com |
從新德里到莫斯科,再到華盛頓,歐盟“航空碳稅”的故事從來沒有間斷。7月31日至8月1日,美國及其他16國相聚華盛頓,共同商討國際民航組織(ICAO)之下的解決國際航空碳排放的全球協議。在會上17國再次重申將繼續(xù)強烈反對歐盟侵犯非歐盟國家主權、反對歐盟單方面將國際航空納入其碳排放交易計劃(EU ETS)。
“這場會議再次確認了反對‘航空碳稅’的態(tài)度以及明確了未來解決之路。”這是一美國高級官員對此次會議的評價。
而筆者認為這次會議依舊未提出一個建設性的方案,無非就是重申了此前的一些觀點和對策而已。
事實上,不少業(yè)內人士也表示,這次會議并不如此前的新德里會議和莫斯科會議取得的成果顯著,因為畢竟那兩次會議都分別通過并簽署了《新德里宣言》和《莫斯科宣言》。
就“航空碳稅”而言,各主要非歐盟國家與歐盟正式對峙已有半年之久,解決航空碳排放仍然不見任何進展,只是一味的“重申”、“堅持”、“討論”。
不過,針對歐盟擬定的“航空碳稅”,國際局勢又有了新變化,最為明顯的是美國政府的態(tài)度。與此前美國政府一改其舉棋不定的態(tài)度相比,這次是美國政府第一次明確表示了其對歐盟“航空碳稅”的反對并將效仿中國出臺禁止本國內航空公司參與EU ETS的法案。
“實際上,一旦類似法案在各國通過并生效后,其實歐盟試圖將全球航空業(yè)納入其減排體系也就將可以宣告失敗了。”英國政府著名智庫西維塔斯(Civitas)國民經濟研究中心負責人大衛(wèi)·梅林瓊斯(David Merlin-Jones)對筆者表示。
但這種可能性有多大還有待考量。
不過,很多國內人士認為美國態(tài)度和行動對于中國來說是一件好事。盡管在國際爭端中最具話語權的美國對此反對態(tài)度得到了確認,對于中國的航空減排而言并不意味著勝利。因為美國的做法只是考慮美國的利益,而不是中國的利益。
“第三波”并無新意
反對歐盟“航空碳稅”的第三次會議在美國政府的主持下在其首都華盛頓召開了,這是繼2011年新德里會議和2012年2月莫斯科會議之后首次在發(fā)達國家舉行。
除“東道主”美國外,此次會議還得到了來自其他16個主要非歐盟國家的支持與參與。其中包括中國、俄羅斯、南非、澳大利亞、巴西、加拿大、印度、日本、韓國、沙特阿拉伯、阿聯酋、智利、新加坡、墨西哥、尼日尼亞、柬埔寨。在會上,各國再次重申此前的對歐盟航空碳稅的觀點,但并沒有產生任何新的宣言。十七個非歐盟國家的政府同意國際民航組織大會 2010年號決議所設定的各項目標,其中包括從2020年起實現碳中和增長等。
當然,這只是紙上談兵,并不見可操作性。就連美國一位與會官員也說,“我并不知道2013年的國際民航組織大會會不會就全球減排交易和碳抵消體系達成一個協議。”
“實際上,其他國家一味的口頭承諾和重申而不是拿出一些實際的減排行動,只會讓歐盟抓住‘小辮子’不放。”大衛(wèi)分析。
這也不難看出歐盟至今并沒有松動口吻,只是一味的表示,“只要你們能拿出全球航空減排的可操作的法案,那我們也就放手。”言下之意便是只要拿不出法案,那歐盟將依然繼續(xù)推“航空碳稅”。
歐盟這種“君臨”各國之上的態(tài)度確實囂張,其實這也恰恰體現了歐盟在碳減排上已經掌握了相當的話語權。
美國等或兌現《莫斯科宣言》?
頁次:1/2 首頁 上一頁 下一頁 尾頁 Go: |
[發(fā)表/查看評論] |
①
|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冷鏈物流 網(m.snksafetynets.com)”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國冷鏈物流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冷鏈物流網(m.snksafetynets.com)”。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② |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cclcn.com)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文章的版權歸其版權所有人,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③ |
如版權所有人認為本網所轉載的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尊重其合法意愿,及時予以更正。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
※ |
聯系方式:020-66623956 cclcn56#163.com;cclcn56#126.com(發(fā)送電子郵件請把“#”改“@”)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