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頭不高的王擁軍想法倒不少,差不多三四年就換一個行業(yè),他做過半導體、芯片、照明,也做過通訊設備,之后在科爾尼做咨詢,但這些似乎都沒能使他安定下來。
直到2008年,他來到了天地華宇——當時在公路零擔運輸行業(yè)中排名第二的物流公司,擔任副總裁,這是王擁軍第一次有機會對一個行業(yè)有一個全景式的了解。2008年到2011年的四年里,是整個物流行業(yè)轉型升級的關鍵時刻,王擁軍有幸參與其中并決定在物流業(yè)長期發(fā)展。
從此,王擁軍這個不甘人后的復旦高材生終于找到屬于自己的舞臺。
2012年1月1日,王擁軍正式以合伙人的身份加入了安能物流的初創(chuàng)團隊,他以豐富的物流業(yè)經驗將安能帶入高速發(fā)展期。現在,安能員工數已從去年的200人增長到500多人,今年的營收也飆升至4億元。雖然2010年才開始成立,但在短短兩年里迅速贏得近100條專線、200個城市覆蓋、3000個同行客戶,服務300多家知名品牌,對于一個創(chuàng)業(yè)剛2年的公司來說,這的確是航班速度。
中國有大大小小的物流公司上萬家,想在這樣一個競爭激烈的行業(yè)獲得生存,需要更多的是智慧。無疑,王擁軍從差異化定位中尋找一片藍海——卡車航班。
“自營+加盟”
“定時達”的標準要比普通零擔高50%,是我們的核心競爭力。
當記者來到位于上海青浦的青虹物流園時,天正下著毛毛雨,泥濘的道路和偶爾駛過的貨車讓人感覺來到了施工工地,“某某物流公司”的招牌隨處可見。
據安能的一位員工介紹,在這個物流園區(qū),有大大小小約2000家物流公司,而安能的快速發(fā)展不得不迫使其重新尋找地方,“雖然上海是我們的總部,但卻是最小的一個集運中心。”
在標有橙黃色“安能”的定時達卡車航班的集運中心,工人們正在有序地分裝貨物。一字排開的長廊形的發(fā)貨臺上分別標有地點,比如“南昌12H、大連20H、廣州22H、成都22H”等,門前則停放著帶有安能標識的大型卡車,這些卡車的到達時間是精確到小時的。
“雙十一”期間物流行業(yè)遭遇的考驗并沒有影響到安能,因為相對于“四通一達”之類的B3C物流公司,安能的業(yè)務模式是B2B,主要為第三方物流企業(yè)、航空貨運代理、快遞企業(yè)、生產企業(yè)以及加盟商等提供服務,尤其是那些對時效要求較高的電子、醫(yī)療等行業(yè)。
“現在安能有兩個產品,一個是‘定時達’卡車航班,一個是普通零擔,‘定時達’的標準要比普通零擔高50%,是我們的核心競爭力。”一身非正式西裝的王擁軍坐在布置簡單的辦公室里,向理財周報記者介紹。
顧名思義,卡車航班是兼具卡車和航班優(yōu)勢,按照航空公司班機運行的模式,充分利用發(fā)達的高速公路骨干網進行運營的一個公路運輸產品??ㄜ嚭桨嗔銚鷺I(yè)務近幾年剛剛興起,并且發(fā)展迅速,在市場實際檢驗當中,卡車航班正充當著顛覆航空貨運價格與倉位的雙重制約的角色。
目前安能在全國有7個集運中心:北京、上海、無錫、廣州、深圳、成都、重慶。集運中心的方式是把原來非常明顯的專線全部集中在一個中心,原來沒有運作標準,但安能開始設立標準體系來運作。
“所以在大客零擔市場,我們集中起來樹立統(tǒng)一的品牌、同一個產品的標準。原來客戶需要到十幾個地方去交貨,且必須在十幾個供應商中選擇,而且由于服務質量參差不齊,選擇的標準也很難確定。而安能提供了高品質專線,一站式標準,可以解決所有的線路問題,為客戶減少了選擇成本。所以這個平臺就很自然地把高端客戶吸引過來,特別是對產品的實效、安全有要求的行業(yè),比如電子、醫(yī)藥、服裝、通訊、機械零部件等。”對于目前安能的發(fā)展,王擁軍頗為自豪。
不同于其他物流公司的全部自營的模式,安能采取的是“自營+加盟”的模式,即集運中心自營,門店全部加盟。
為了更好地積聚貨源,安能開發(fā)很多以“安能”冠名的收貨代理,成為加盟網點,利用這些網點做收貨代理,然后采用安能特有的路線幫助網點運貨。目前在華南、華東、西部這三個區(qū)域,安能已經召集了300個左右的加盟網點,這些加盟網點統(tǒng)一使用安能的宣傳資料和產品標準等。
這種以集運中心為據點,遙控加盟網點的方式恰如懸掛在王擁軍辦公室的四個大字:運籌帷幄。
產業(yè)升級
物流公司互相壓價,在客戶面前沒有話語權,導致惡性化的競爭。
接觸過王擁軍的人,都對他極強的邏輯性印象深刻。思考問題很周全,善于發(fā)現問題,這可能得益于他之前做咨詢師的職業(yè)習慣,正是這種習慣讓他發(fā)掘了一個又一個機會。
加入安能之前,王擁軍在物流業(yè)界已小有名氣。他在天地華宇擔任副總裁的時候,重構了天地華宇的網絡管理和營運體系,大幅度降低了公司的運輸成本并提升了公司的服務標準,促成天地華宇在國內公路運輸行業(yè)成功推出了最高服務標準的產品“定日達”,也由此成為國內公路運輸行業(yè)轉型升級的標桿產品。
幾年前,物流行業(yè)是一個低質低價的市場,在很多人眼中,物流被看作是一些穿得破破爛爛的人搬貨,純粹是以低價生存,而其顯著的特點就是行業(yè)的規(guī)范程度不高、極度分散和整體的服務水平差??蛻?、政府都不滿意,物流公司則互相壓價,在客戶面前沒有話語權,導致惡性化的競爭。
新官上任三把火,剛一上任的王擁軍就開始在混亂的格局中發(fā)掘機會,尋找突破口。
通過梳理天地華宇當時的現狀,王擁軍發(fā)現幾個問題:一是公司運作的整合程度很差,當時全國有56個分公司,每個分公司都是一個諸侯,各自為政,這就造成車輛的使用沒有效率,線路沒有整合。當時王擁軍果斷地做了一個決定:所有分公司取消線路的決定權,車輛統(tǒng)一由總部來招標。將24條線路集中成4條線路,這樣所有的貨量都集中在這4條線路上,能做到1天發(fā)兩趟車,汽車使用率和時效都得到提高。整合之后,發(fā)貨速度提高了30%—40%,成本還下降了10%,遂將這種成果推廣到全國,在全國建立12個分撥中心,這種以分撥中心控制網絡效率的方式當時在國外已經發(fā)展很成熟。
頁次:1/2 首頁 上一頁 下一頁 尾頁 G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