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強收“買路錢”這個問題上,歐盟終于給自己找了個臺階。
11月13日,歐盟對外表示,在2013年秋天到來前,暫時停止實施歐盟單方面采取的對進出口歐盟國家的民用航班征收碳排放稅的措施。歐盟同時希望,“明年秋天召開的國際民航組織代表大會能夠達成一個多邊協(xié)議來解決這個問題。”新華社對此評論稱,“這個提議標志著歐盟向緩解由此引發(fā)的緊張局勢邁出了重要一步。”
“這是回歸理智的表現(xiàn)。”中國航空運輸協(xié)會(下稱“中航協(xié)”)副秘書長柴海波對媒體說,“歐盟認識到單邊征收方案沒有前途。而且,歐盟如果一意孤行,后果將不堪設想。”
然而,一位長期跟蹤歐盟碳稅問題的業(yè)內人士昨日對記者表示,從長期看,中國等國現(xiàn)在或還不能過于樂觀,“因為,歐盟沒有說完全取消對碳稅的征收”。但好消息是,至少ICAO(國際民航組織)仍在尋求全球性的關于歐盟碳稅的解決方案。
歐盟壓力重重
ICAO 36個成員國中,有26個明確表示反對航空碳稅
2005年1月1日,歐盟啟動碳排放交易體系(ETS),按“交易與限制”的原則,通過每年分配給企業(yè)有限的碳排放配額,迫使企業(yè)節(jié)能減排。2008年,歐盟又立法規(guī)定,從2012年1月1日起將航空業(yè)納入碳排放交易體系,并于去年3月公布了首個航空業(yè)年度碳排放限額:2012年不超過2.13億噸,2013年起不超過2.09億噸。
這種單邊強收“買路錢”的做法盡管得到了歐盟成員國的大力支持,但卻引起了包括中國、印度和美國等航空大國的不滿。數(shù)據(jù)顯示,在ICAO36個成員國中,有26個明確表示反對歐盟的航空碳稅。
國航相關人士此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也強調了“三不原則”:不參加歐盟碳市場交易,不向歐盟管理成員國提交監(jiān)測數(shù)據(jù),不與歐盟談判交易優(yōu)惠條件。
“歐盟不得不考慮反對國家,尤其是中國的感受。”對于歐盟的決定,有分析稱,“一方面,中國是歐盟最大的市場之一,比如,一旦中國航空公司減少對空客的采購,將讓空客面臨巨額的損失;另一方面,一旦中國等國對歐盟碳稅采取大規(guī)模的反制措施,整個歐盟都將面臨巨額損失。”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此前就對記者,歐盟碳稅的最壞結果就是貿易戰(zhàn),“屆時,雙方也將兩敗俱傷”。
“延期的另一個因素或來自歐盟內部。”上述業(yè)內人士對本報說,“據(jù)我所知,大家忽視的一點是,歐盟碳稅不是按國家或航空公司來征收,而是按航線征收。這意味著,歐盟內部自己的航空公司同樣面臨征收碳稅的壓力。在全球經濟低迷的情況下,歐盟的航空公司或難以接受每年幾千萬美元乃至幾億美元的‘買路錢’。”
期待全球方案
解決方案或將接軌市場,而不完全由歐盟單方面決定收費標準
歐盟委員會負責氣候事務的委員赫澤高則解釋稱,“歐盟委員會之所以建議暫停征收航空碳稅,是因為已經有跡象表明,國際層面能夠達成協(xié)議來解決這個問題。”
據(jù)了解,ICAO上周曾開過相關會議,其中就討論了歐盟碳稅的解決方案。上述業(yè)內人士對記者透露,“碳稅征收的解決方案很可能是接軌市場,而不完全由歐盟單方面決定收費標準。”
此前,ICAO和國際航協(xié)(IATA)曾在今年早些時候數(shù)次強調,將尋求全球性解決方案來解決歐盟的碳稅問題,時間點則在“年內”。“年內已不太可能。”該業(yè)內人士對本報說,“但可以期待明年的國際民航年會推出具體的解決方案。”
盡管延期一年征收,且在積極尋找全球方案,但現(xiàn)在或許還不能太過樂觀。因為,赫澤高表示,如果明年10月仍沒有能夠達成協(xié)議,“歐盟將會恢復征收航空碳稅,而不會再提出新的建議”。對此,柴海波對媒體表示,距離召開國際航協(xié)年會召開還有近1年時間,替代方案有足夠的時間進行充分探討。
值得注意的是,面對利好消息,東方航空、南方航空和中國國航在A股市場中卻表現(xiàn)低迷,股價均下挫2%左右。“市場早就消化了歐盟航空碳稅的影響。而且,短期內,歐盟航空碳稅根本不會影響到公司的業(yè)績。”一位券商分析人士對記者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