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十大宮廷貢酒,或以香醇宜人的醇美,或以益壽養(yǎng)生的功效,而叱咤一時,甚至流芳后世。如今,這十大貢酒還在嗎?它們都經過什么樣的身世浮沉?今人還能見識到貨真價實的貢酒,品到當年只有九五之尊或皇宮貴戚才有資格品到的好酒嗎?
九醞春酒
東漢建安年間,曹操將家鄉(xiāng)安徽亳州的“九醞春酒”以及釀造方法獻給漢獻帝劉協(xié),從此該酒成為歷代皇室貢品。這便是今天中國八大名酒之一的古井貢酒的源頭。
鶴年貢酒
創(chuàng)立于明朝永樂三年的北京鶴年堂在明、清兩朝就專門為皇宮配制御用養(yǎng)生酒、養(yǎng)生茶等。據說,嚴嵩曾到鶴年堂討教調養(yǎng)之方,鶴年堂幼主曹永利用結合祖先之法,以培植中氣、調節(jié)氣血運行的原理給他配制了“鶴年長生不老酒”,用了年余,竟然白發(fā)變黑,臉色紅潤。后來,嚴嵩喝鶴年長生不老酒而神爽體健之事,傳到嘉慶皇帝的耳朵里,他又喜又怒,傳旨命太醫(yī)院到鶴年堂照方配酒,并將其改名為“鶴年壽酒”,列為宮廷秘方。此方秘傳至今,2002年后,鶴年堂按照古方和工藝配制出福、祿、壽、禧系列貢酒。
棗集美酒
棗集鎮(zhèn)(現河南省鹿邑縣境內)是我國著名的傳統(tǒng)酒鄉(xiāng),是道教鼻祖老子的誕生地。其釀酒歷史久遠。宋真宗趙恒于中祥符七年來鹿邑拜老子,飲用棗集酒后下詔地方每年進貢2萬斤棗集酒作為宮廷之用。今天的中國名酒宋河糧液便出自此地。
酃酒
又名醽醁酒、胡之酒,北魏時就成為宮廷貢酒,還被歷代帝王作為祭祀祖先最佳的祭酒。最初是湖南衡陽酃湖附近農民自制的“家作酒”,后逐步進入市場。今衡陽四鄉(xiāng),每家每戶都會釀制。此酒除作飲料酒外,還用作烹調佐料,除腐去腥,添色添香。
鴻茅酒
鴻茅酒始創(chuàng)于清代康熙三十二年,產于內蒙古涼城縣的鴻茅古鎮(zhèn)。獨特的地域風貌、氣候環(huán)境、上乘水質、釀造工藝,造就了鴻茅酒的綿爽清冽、香醇宜人。清乾隆四年,山西名醫(yī)王吉天行醫(yī)途徑鴻茅古鎮(zhèn),為古鎮(zhèn)風光及佳釀所動,便買下鴻茅酒釀制缸坊,選用60多種上等中藥材用該酒浸泡,發(fā)明了具有祛風除濕、補氣通絡、舒筋活血、健脾溫腎等療效的鴻茅藥酒。道光年間,鴻茅酒與鴻茅藥酒一并被選為宮廷貢酒。
羊羔美酒
羊羔美酒產于寧夏靈州,配方獨特,選用黍米、嫩羊肉、鮮水果及中藥材陳釀而成。相傳,唐太宗李世民在征戰(zhàn)中得羊羔酒之助,遂加封為“世裘御酒”,專供皇宮享用。近年,羊羔酒釀造工藝在失傳百年后,被當地專家重新發(fā)掘,有望在不久的將來重回市場。
杏花村汾酒
據史料記載,杏花村汾酒在南北朝時期就成為宮廷貢酒,以清澈干凈、清香純正、綿甜味長著稱于世。唐代大詩人杜牧“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的佳句,更使其天下聞名。
五加皮酒
五加皮酒堪稱最古老的貢酒之一。此酒選用五加皮、砂仁、玉竹等20多味中藥材,用糯米陳白酒浸泡,再加精白糖和本地特產蜜酒制成。致中和五加皮酒為浙江省傳統(tǒng)名酒之一,至今保持著上萬噸的年銷量。
菊花酒
我國釀制菊花酒,早在漢魏時期就已盛行。據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所記載,漢高祖時,宮中“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蓮餌,飲菊花酒”。重陽釀酒、賞酒這一習俗在民間持續(xù)傳承,山東滕縣、臨沂、日照等地,在近現代仍多于重陽造菊花酒。
同盛金燒酒
1996年6月9日,人們搬遷錦州凌川釀酒總廠的老廠時,偶然在地下發(fā)現四個木制酒海(古代酒容器),其內竟然完好地保存著香氣宜人的白酒。遼寧省考古研究所和中國食品工藝協(xié)會白酒專業(yè)協(xié)會反復考證后認為:這批由同盛金酒坊在清道光二十五年封存的清朝貢酒,是世界上穴藏時間最長的白酒,它和盛酒器皿的發(fā)現,對中國酒文化的研究具有極其重要的價值。
來源:酒之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