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營銷傳播網
有一次,到一位親戚經營的石材企業(yè)。經過幾年的經營,親戚企業(yè)已經小有規(guī)模,效益還不錯,至少在當地的石材小企業(yè)中,還算是佼佼者。當我到其一鋪面,看見一道卷簾門關著。親戚平時很難在自己辦公室,基本都在石材施工現場指揮。于是,我就問親戚的愛人:“怎么把門關著”。這位親戚的愛人是這樣回答: “門壞了,等我老公有時間的時候修修!”我質問道:“難道不可以喊專門修門的人修嗎?”
過了幾天,受親戚之約談擴大規(guī)模之事,主要是想聽聽我的意見。當我到其企業(yè),還是看到了那一幕,鋪面的門還是關著。我開玩笑地問:“門很難修嗎?”親戚愛人一聽我再次問及此事,趕緊解釋道:“我老公說,這門不難修,等兩天有時間可自己修。”
對此,我就對親戚說:“現在不是想擴大規(guī)模的事情,而是怎樣規(guī)范管理,提高管理效率的問題。關鍵的問題是你!目前企業(yè)發(fā)展的瓶頸就是你!你太能干了,以至于什么都包攬包干。比如,連修門的這樣事情都要自己干,那你還有什么時間考慮其他的事情?你現在忙里忙外,事無巨細,我真懷疑你還能堅持多長時間?,F在的問題是改善管理,改善自己。如果有一天,你可以經常有時間聽我的課,就可以擴大規(guī)模了。”為此,我們展開討論如何管理自己的問題。
對親戚的經歷,我在一次幾位中層管理人員同事交流過程中提及。有一位同事說:“你不是在將我‘車’吧!”我說:“我的確沒有將你的車,我只想談我的觀點,如果主管忙得不亦樂乎,首先反思的是自己!”當然,這位同事有很多客觀原因制約著做好科室管理工作,但至少也有一部分自己的原因:自己太能干了。
太能干不是一件壞事,關鍵是如何把自己能干轉化為團隊能干,從而提高組織效率。但遺憾的是,每個人成長過程,都有一種慣性,那就是慢慢形成這樣一種思維習慣:“我就是這樣成功的!”其實,人在不同的發(fā)展階段,都需要一定的銳變。當自己是員工的時候,更多的具體工作;當自己是管理人員的時候,如何還沉溺于具體工作,說明是有問題的。但這并不是說不要做具體工作了,而是要改變方式。以我的親戚為例,當企業(yè)在創(chuàng)業(yè)初期,為了能夠降低成本,節(jié)約開支,往往能省就省,自己能干就干;當企業(yè)進入一定規(guī)模的時候,需要考慮的是如何選人、用人的問題,而不是自己能做多少具體事情,比如,那些石材加工數據抄寫,完全可以聘任人員來干;卷簾門的故障,完全可以花錢請人來修理。如果自身做事方式無法發(fā)生銳變,那么,小作坊還是小作坊,永遠成不了大企業(yè)。同樣,大企業(yè)的老板不是做事,而是管人。一個大企業(yè)的管理人員是帶隊伍,而不是做具體事情!
那么,當自己陷入很忙的時候,作為主管應該考慮的問題是:自己缺什么?
是否缺能干的干將?選對人永遠比做對事來得重要!
是否心知肚明該由誰做“輕重緩急”的事情?讓合適的人做合適的事效率更高!至少可以避免出現重大失誤!
是否有指導下屬的技巧和能力?培養(yǎng)下屬是自己脫離“忙”的基本途徑!
是否有激勵下屬工作熱情!下屬的積極性直接關系到組織效率和工作氣氛!
是否有時間學習和提高自身的技能?自己的工作效率就是你所在組織效率的天花板!
當我們反思自己缺什么的時候,才知道缺的就是最基本的人力資源管理技巧和方法!簡單歸納八個字:“選人”、“用人”、“育人”、“勵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