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川:國企“供應商組長” 陳志學將目的光瞄準了二汽。
2003年9月4日,在上海召開的第二屆中國物流市場研討交流會上,大連盛川物流有限公司總經理陳志學神情專注。這其實是一次物流服務的供需見面會,陳志學此行的目的,除了要借機推銷盛川外,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就是想通過這次機會與二汽有更加實質性的接觸。
“如果不出意外,二汽在東北地區(qū)的物流服務商非盛川莫屬。”陳志學成竹在胸。他的砝碼,是盛川跟一汽大連柴油機廠(簡稱大柴)歷時3年的成功合作史。
3年前,陳志學創(chuàng)建了盛川,第一個客戶就是大柴。大柴是大連市的大型國有企業(yè),企業(yè)的高層領導人很早就發(fā)現,大柴從原材料和協作配套件的采購直到生產出合格產品并送到用戶為止,產品在工廠中的加工時間僅占5%,其他95%的時間均在搬運和儲存之中,因此如果想降低產品的成本,首先要降低產品的物流成本。另外,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大柴也意識到,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應該定位新產品開發(fā)、設計和組裝生產及市場開拓上,物流應該委托給專業(yè)第三方物流公司去做。盛川很幸運地獲得了這個機會。
在大柴整個供應鏈流程中,盛川稱自己扮演了“供應商組長”的角色。大柴的100多家、千余種柴油機零配件外協配套供應廠商都由盛川來管理,供應商們在盛川的統一協調下按照大柴的用料計劃及時發(fā)貨。盛川全程“包辦”大柴的原材料采購、收發(fā)貨、庫存和配送。
為了當好這個“供應商組長”,盛川想了不少辦法來加強服務。通常,大柴在調用各配套廠家的零配件產品之前,有一個很重要的工序就是由大柴質保處負責質量檢查。這項工作在采用第三方物流之初,需要質檢人員每天到庫房抽取當天到貨的產品檢查,對于需要用專業(yè)檢測工具才能檢驗的產品,如噴油泵等則需要帶回廠內的檢測室檢驗,這使得一些產品不能在到貨當時就得到檢驗,降低了物流效率。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盛川與大柴質保處經過協商,由盛川出資,為大柴質保處在自己的物流基地內建立外協件質量檢測分中心,供大柴質保處有償使用,使到貨的零部件都能夠及時檢測質量,提高物流效率。
盛川還針對大柴這種供應商眾多的情況設計開發(fā)了一套物流軟件以改善原來混亂的物料管理,讓大柴及其供應商都可以隨時掌握貨物的收發(fā)以及庫存狀況,并進行科學管理和全程的跟蹤。經過一年多的實施和運作,這套軟件為大柴及其100多家供應商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捷。
3年來,盛川為大柴提供的短途配送,使大柴每年節(jié)省了40.5萬元的運力資金;分撥出來的配件打包業(yè)務,使大柴每年節(jié)省了19.2萬元的人工及設備費用支出;特別是在外協采購儲備資金上,如今已經趨近于零,企業(yè)資金得到了盤活。
大柴將物流外包后,日產量由1999年的每天生產220臺,提高到現在每天生產480臺;庫存周轉量過去需10至12天,現在僅需要半天時間。
“組長”當得不錯后,“組員”也被吸引成為了盛川的客戶。大連創(chuàng)新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是
大柴的一個供應商,如今,它將自己的30多家供應商的物流服務也交給了盛川,這是讓盛川老總陳志學最為欣慰的一點,他感覺,這種樹根狀的發(fā)展方式使得盛川將物流服務逐步延伸至了大柴的整條供應鏈上。
目前,盛川的EDI、POT系統及高架貨位已全面起動,成為能夠為多家國有大中型企業(yè)承擔生產端物流業(yè)務的專業(yè)物流基地。
東北地區(qū)作為國家的老工業(yè)基地,大型國企密集,很多物流商也和盛川一樣看見了機會。這兩年,大連市第三方物流企業(yè)增加到了60多家,而且紛紛盯上企業(yè)生產物流這塊蛋糕,陳志學因此有了緊迫感,他正將觸角逐步向外延伸,二汽就是這樣進入他的視野的,他將全力以赴。
頁次:2/2 首頁 上一頁 下一頁 尾頁 G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