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職另類——“霸王面” |
2009-12-1 |
事件起因:有一陣子,在國內(nèi)某知名高校的BBS上出現(xiàn)了一則標題為“霸王面成功”的帖子,發(fā)帖人去一家沒有通知他面試的單位面試,居然獲得了成功,因此在BBS上發(fā)文慶祝。“霸王面”與傳統(tǒng)的“面霸”不同,是指那些沒有接到面試通知,但是強行去面試的人?,F(xiàn)在在各高校的BBS上,常常能看到這樣的帖子:“××單位什么時間、地點面試?。肯肴グ酝趺?。”等等。如今正是求職旺季,筆者在和幾個HR朋友聊天的時候,有個HR突然問起我,“如果大學生主動到你的公司來面試,作為HR的你會有什么感受?贊許還是反感呢?”我頓時無語。
如今“霸王面”、“霸王筆”似乎已經(jīng)成為大學生求職領域內(nèi)的新動向。雖然說找工作,必須有一定的自信和勇氣,而“霸王面”的做法是否就是表現(xiàn)自我的正確途徑呢?倘若你是求職者,你會去參加“霸王面”嗎?站在企業(yè)HR的角度,你又是如何看待“霸王面”的?筆者做了一番深入調(diào)查,讓我們來聆聽他們的想法……
日前,在前程無憂(www.51job.com)校園招聘頻道上,筆者做了一個小調(diào)查:你對“霸王面”持何種態(tài)度?沒想到在僅僅一周之內(nèi),就吸引了眾多求職者的參與。32.76%的受訪者表示對這一舉動“非常支持”(見圖1),而站在“完全不支持”立場的人占到20.31%,還有幾斤半數(shù)的受訪者表示“理解,但不支持”,可見更多的人還是選擇了理性的求職途徑。
你對“霸王面”持何種態(tài)度?
數(shù)據(jù)來源:51job
支持方:就業(yè)壓力大,不得不“霸王”
據(jù)勞動保障部統(tǒng)計,未來5年中國就業(yè)總量壓力并不會減小,結構性矛盾更為復雜,青年就業(yè)問題將更加突出。大學生應該通過何種途徑來展示自我呢?所以,“霸王面”的舉動值得提倡。
麥兜小子:我對“霸王面”持支持態(tài)度。有句名言說得好:“人如果拉下虛偽的面罩,他可以得到的更多。”對于我們畢業(yè)生而言,就業(yè)形勢不容樂觀,“霸王面”不是我們自己的主觀意愿,實屬無奈之舉。沒有工作就等同于失去了獨立生活的能力,這時什么面子,禮儀還是統(tǒng)統(tǒng)靠邊站吧!我僅僅是要份工作,我的動機很純,HR們應該也會體諒我們的。如果真的符合用人單位的要求繼而被錄用,我們也是靠著自己的能力和技術來尋求回報,比起那些開后門,托關系的,我更名正言順。
人應該時常有賭博的心態(tài),因為如果不出手就肯定不可能獲得成功,反之則會有一定的成功率。墨守成規(guī)只會隨大流,而如今的大流就是工作難找,所以我們要改變思路。“是金子總會發(fā)光”的時代已經(jīng)過去,是好酒就應該要從深巷里拿出來讓人聞聞。
Viviguo:我個人認為,我們這個社會就是需要這種“霸王面”的勇氣和精神。敢打敢拼敢闖,是現(xiàn)在大學生需要努力的方向。青年就業(yè)形勢緊張,尤其在中國曾被視為“天之驕子”的大學生正在面臨越來越嚴峻的就業(yè)競爭壓力,已經(jīng)是僧多粥少了。含蓄、內(nèi)斂、風度只會讓你失去更多機會。
越來越多的外資企業(yè)進入中國,所以對人才的理解范疇也更開放,更國際化。作為HR,心里應該明白企業(yè)真正需要什么樣的人才,如果僅僅把禮節(jié)、規(guī)矩作為衡量一個人的標準的話,那實在是辜負了領導對HR的信任和期望。
不過話也說回來了,要想當“霸王面”,還是要有資本的。雖然被稱為“霸王面”,但是如何讓HR驚訝的同時,很欣然地接受你這個不速之客,那也是需要一定功底的。當然,真才實學是重中之重。所以一個愣頭愣腦、橫沖直撞、有勇無謀的人,還是不要輕易去嘗試了。另外作為“霸王面”,在遭受挫折和拒絕的時候,應該拿出櫻木花道“我搶我投,我再搶我再投”的精神,跌倒后拍拍身上的泥土,昂起頭,繼續(xù)做一個有勇有謀的“霸王面”。
所以,大家還是不要對“霸王面”有太多的偏見和反感
霸王面者:機會需要自己去爭取
有時“霸王硬上功”或許也會換來不錯的結果。在前程無憂BBS上(http://bbs.51job.com), 一位曾經(jīng)嘗試過霸王面的大學生,向筆者描述了自己的成功經(jīng)歷。
石頭:機會有時候是要靠自己主動爭取的。我有一次親身經(jīng)歷:在我大二的時候,去飛利浦手機代理點應聘兼職促銷員,到那兒后,才知道人家只招女生。聽到這個消息后,很多男生都悻悻地走了,我卻不甘心。在他們走了之后,我又去那里和公司的主管交流,希望她能給我一次機會,我相信自己會比女生做得更好。結果工夫不負有心人,我居然被錄用了!雖然只是一個兼職的事例,不過我覺得還是有共性的。年輕人就是要有這種初生牛犢不怕虎的精神和朝氣!有句話說得好,“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只要你準備妥了,就應該不顧一切地向前沖。誰讓現(xiàn)在到處都是“獨木橋”,那就只能八仙過海了。
反對方:這種行為太鹵莽
有自信可以通過正當?shù)耐緩饺ケ憩F(xiàn),何必通過這種“不驚死人不罷休”的方式來瞎折騰呢?
小白:我反對“霸王面”。在我看來,選這種途徑有兩種可能:太過自信卻無處發(fā)揮,需要找個地方灑掉點;屢被拒絕,多次受傷后毫無自信,需要找個地方尋找點回來。我從沒想過用這種方式,況且根本不適合我,可能我本身并沒那么多自信,也覺得可以尋找另一種方式讓人肯定,而不是非要用這種又莽撞又不討人喜歡的做法。
并不是每個HR的心臟都能忍受這樣的見面方式。如果我是HR,即使你的實力再出眾,也要為此扣你分,甚至放棄錄用你,誰知道將來你還會做出什么“驚人舉動”呢?
碧落黃泉:我沒做過霸王面的事。如果有必要,我個人還是會先打個電話,或事先發(fā)個MAIL。
個人認為霸王面,不該提倡。為什么?如果每個求職者都不遵守常規(guī)的求職流程,而給HR們來個“霸王面”結果會是什么?肯定是“NO”。所以這只是個別現(xiàn)象,不能成為主流。
還有并不是每種職位都可以霸王面的,我們不可以沒有自信,但不能過分自信。也并不是每個HR都會欣賞這種另類求職方法。
小艾:這類人也許對自己非常有自信,但他們有沒有想過自己的行為是不是會對HR的工作造成困擾?是不是會打亂HR的工作時間安排?還有,是不是真的有必要?
如果我是HR,我對招聘工作一定有自己的安排,這類人突然插隊,多少會對我的工作造成的影響。這個影響也許不大,撥出一些時間面試也沒問題,但我會有這樣一種感覺:這類人只會想到自己,絲毫不為對方考慮。
中立方:能力更重要
盡管態(tài)度決定一切,但沒有實力光有態(tài)度也是徒勞的。“霸王面”的成功只是個案,我們更該關注個人能力的提升。
小夾子:我想這位成功的求職者雖然是借著霸王面一炮而紅,但其本身成功的原因并非是出自霸王面的舉動。這只是現(xiàn)象,真正打動HR的是他的勇氣和自信。
既然打動HR的是勇氣和自信,那么我們應該把這份優(yōu)勢轉化到其他方面去。言語,談吐,行事風格等等,都可以很好地表現(xiàn)自己個性閃光的一面。大家也知道要出類拔萃,標新立異,但也別忘了要使用恰當?shù)姆绞椒椒?,當心適得其反。
用短短20分鐘的面試來判定是否錄用一個人,其實面試的本身就有他的局限性。在去用人單位面試前,是否對自己所投的公司、職位已經(jīng)做到一定程度的了解了,考慮成熟了,這對面試是很重要的。我不提倡霸王面,反倒提倡大學生們更應該懂得如何去選擇和準備面試,這其實也是一種自我了解的過程。
小南:基本上,如果能通過正常渠道得到面試機會的話,相信不會有人喜歡“霸王面”的,這種類似“私闖民宅”的做法,一來顯得沒有禮貌,二來還是得看別人臉色,一不小心就被掃地出門,弄個灰頭土臉的。
但反過來想想,為啥會出現(xiàn)“霸王面”呢?——人多機會少呀,所以大家都削尖了腦袋往里鉆。這種心情可以理解,但人人都這樣,就沒個秩序了,就好比強行“加塞”,效果是達到了,可全都亂套了。正常秩序會被突然的異常情況沖擊那么一兩次,但每次都這樣,勢必會產(chǎn)生新的“升級版”秩序,到時候,就算想“霸王面”都會有新的規(guī)則橫刀立馬將“霸王”們拿下。
當然秋菊可以憑著理不屈不撓地打官司,如果你覺得自己的確有才,的確能把其他的競爭者都殺下馬來,只是苦于找不到機會,那么——偶爾通過不那么正規(guī)的手段,成就一段傳奇吧!只是不要忘了大前提——你得是條“霸王龍”才行,否則你會死得很難看,而且還會被有著規(guī)則的叢林給扔出去,換來“滅絕”的可憐結果。
HR觀點:讓人歡喜讓人憂
個人優(yōu)勢更勝于突擊造訪,我們欣賞你的勇氣,但未必會錄用你。
袖底風:我對“霸王面”實在沒什么好感,常常打亂我的工作計劃。特別是基本條件就不符合要求的應聘者的“霸王面”更讓我反感。比如一年跳槽二、三次的那類人,事實證明這樣的人穩(wěn)定性極差,我實在沒有什么耐心和他們溝通,但從公司形象考慮,我不便于直言他不合格。當然,面試結束以后我一般會告訴他,三天以內(nèi)等通知,如果三天內(nèi)沒有接到我們通知,就說明我們已經(jīng)把你的個人簡歷存檔,如果有適合的崗位會再聯(lián)系你,其實聰明的應聘者都會明白是怎么回事。所以我認為,與其“霸王面”,不如先把簡歷送或寄到目標公司,然后再以電話的形式聯(lián)系HR,有責任心的HR自然會做資料的收集和分類,再安排面試,求職者也不會落個沒禮貌的壞印象。“霸王面”不適合于大公司,當然,那種老板說了算,HR沒有發(fā)言權或公司根本沒有HR的公司另當別論。
趙瑛:如今社會的就業(yè)競爭越來越激烈,每個求職的大學生都希望自己比其他應聘者更勝一籌,大家也都意識到爭取面試機會是至關重要的,所以奇招迭出。
每到求職高峰季節(jié),有的學生會直接沖到我們公司大門口,詢問是否在招人,要求見人力資源部門的負責人,要求給予面試機會。他們的勇氣不輸所謂的“霸王面”,可惜缺乏對用人單位事先的調(diào)查,得到面試的可能性非常低。
也許正是總結了前輩的這些經(jīng)驗,才衍生出了“霸王面”?還是很欣賞“霸王面”的創(chuàng)始人,它呈現(xiàn)了這一代大學生更加會爭取機會,把握機會的一面,這都是要以勇氣、信心和實力做后盾的。聽聞它最近有變成群體行為的趨勢,因為有人確實是以這種方式獲得了職位,但相信這只是個案,求職的成功還是要看個人的能力以及用人單位的認可。就像有段時間很多人即使把簡歷用各種顏色和圖片裝飾得很漂亮,決定是否被面試的還是其中的實際內(nèi)容。所以,我覺得不能鼓勵“霸王面”這類行為。對于有標準招聘流程的用人單位,突然的造訪打亂了招聘部門的工作步驟,會造成困擾。另外,它帶了冒險和投機的成分,在用人單位中接受程度很低,有的公司可能會因其新鮮感或善意而給予面試機會,但不具備普遍性。
相信“霸王面”以后還會出現(xiàn)新的求職奇招,無論以何種方式,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wǎng),獲得好工作的關鍵還是平日積累而來的個人優(yōu)勢。
專家點評:現(xiàn)在社會是眼球經(jīng)濟,HR在看你的簡歷時,也許一走神,就把你Pass了。當比簡歷真實幾十倍的你站在面試官面前的時候,或許會引起他(她)的注意。筆者曾經(jīng)協(xié)助他人策劃一種別致的投遞簡歷方式:在情人節(jié)把鮮花送到一個著名公司HR的桌上,花上別著她的簡歷!HR的眼球不被大吸特吸才怪。所以你還是可以考慮在適當?shù)臅r候去霸一霸的。
但你要考慮清楚,為什么要走到霸王面這一步,在此之前的工作你做到位了嗎?
個人與崗位的匹配。大型人才網(wǎng)站每天有上千個新崗位推出,這些崗位是不是每個人都適合?我的經(jīng)驗是一個人適合的崗位不超過十個,這十個中至少有五六個是表面適合,而實際不適合。那怎么進行崗位的匹配?首先是你有沒有一個明確的個人規(guī)劃。如果有,那么,有培訓機會的企業(yè)是比較適合的。其次,你的工作經(jīng)驗,英語等幾方面能力與職位要求一比較,就知道自己究竟應不應該投簡歷了。如果職位要求三年或五年的經(jīng)驗,而你剛剛入行,那就應該考慮低一級的職位。
簡歷與崗位的匹配。怎么寫簡歷,有多種說法,各有千秋。但簡歷既要吸引眼球,還要說服HR相信你說的是真的,就要下足功夫了。企業(yè)需要什么樣的人,這個崗位是做什么工作的,企業(yè)是什么樣的企業(yè),在網(wǎng)上可以調(diào)查。但這些工作你做了沒有?如果沒做,簡歷被Pass的概率很大。記住,求職者真正需要的是一份工作,而不是投一千份簡歷。
如果一切努力都付之東流,你不得不面對霸王面的局面時,如何應對?這時要研究的東西就更多了。你是背水一戰(zhàn),要全面了解這個企業(yè)的經(jīng)營狀況,公司需要這個崗位的人具備什么樣的能力。最好能通過各種渠道打聽一些內(nèi)部消息。另外,如果能事先拿出一份證明你的能力的資料,霸王面的成功機率就大了許多。例如,企業(yè)需要精通Office的人才,你可以提前做一份有復雜數(shù)據(jù)關系的Excel表或一份精美的PowerPoint,記得把他們打印出來。HR看在資料的份兒上,也許會讓你加個塞。
專家簡介:郭策,北京宏威管理咨詢公司首席咨詢分析師。新華社參考消息撰稿人,中國教育在線特邀專家。 |
[發(fā)表/查看評論] |
①
|
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中國冷鏈物流 網(wǎng)(m.snksafetynets.com)”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國冷鏈物流網(wǎng),未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nèi)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冷鏈物流網(wǎng)(m.snksafetynets.com)”。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wǎng)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② |
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XXX(非cclcn.com)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③ |
如版權所有人認為本網(wǎng)所轉載的內(nèi)容、版權和其它問題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與本網(wǎng)聯(lián)系,我們將尊重其合法意愿,及時予以更正。需要同本網(wǎng)聯(lián)系的,請在30日內(nèi)進行。 |
※ |
聯(lián)系方式:020-66623956 cclcn56#163.com;cclcn56#126.com(發(fā)送電子郵件請把“#”改“@”) |
|
|
最新動態(tài) |
|
更多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