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聞網訊 本報聯(lián)手央視推出的本期“全球商界領袖展望2009”,專訪了全球電力巨頭法國阿爾斯通董事長兼CEO柏珂龍,和英國《金融時報》首席經濟評論員馬丁·沃爾夫,來聽聽他們對于基礎設施投資和刺激個人消費等問題的看法。
A、縱談投資:經濟刺激政策加大基建需求
最近全球電力巨頭法國阿爾斯通董事長兼CEO柏珂龍宣布,2009年阿爾斯通將繼續(xù)加大對華投資,希望在中國建成阿爾斯通全球出口基地。
全球電力巨頭加大對華投資
記者:電力和鐵路運輸是你們公司的主營領域,這次經濟危機對于這兩個市場有什么影響?
柏珂龍:目前來看,我們公司還積累了大量的項目,這些已有訂單足夠讓我們忙兩年半,問題在于目前的經濟危機所帶來的消極影響以及不確定因素可能會使我們一些新項目的進展速度放緩。但是從中長期來看,我們相信全球對基礎設施建設需求還是相對強勁的,此外包括中國在內的好幾個國家都采取了經濟刺激措施,這些措施將加大基礎設施建設需求,短期內限制經濟危機消極影響,我們現(xiàn)在處于不確定時期,但我們并不特別悲觀。
記者:在目前經濟環(huán)境之下,很多跨國公司都放慢了它們在全球范圍內的投資速度,為什么你們公司會選擇在這個時候擴大你們的在華業(yè)務?
柏珂龍:中國的經濟刺激政策的力度意味著更強勁的基礎設施建設的需求,特別是在發(fā)電和鐵路運輸這兩個領域更是如此。我們需要一個長期的戰(zhàn)略,這就是為什么我們會在這個時候加大對華投資。
在中國打造全球出口基地
記者:你怎么看待09年中國的經營前景?
柏珂龍:毫無疑問,在發(fā)電和鐵路運輸領域,我們相信中國是最大且發(fā)展最快的市場,我們當然希望參與其中。我們希望在這兩個領域投資,以獨資或和中國企業(yè)合資的方式,我們現(xiàn)在正在湖北省武漢郊區(qū)建一個鍋爐廠,這將是世界上最大而且最現(xiàn)代的生產鍋爐的工廠,這些鍋爐不僅會在中國國內銷售,還將出口到世界各地,這對于阿爾斯通來說,還是一件新鮮事,我們在中國投資工廠和廠房不僅是為了中國國內的市場,而且是為了把中國打造成阿爾斯通的出口基地。
B、支招內需:政府拿兩萬億儲備發(fā)給國民
看來中國的經濟刺激政策對從事基礎設施建設的企業(yè)來說還是很有吸引力的,那么在擴大內需,刺激國民個人消費方面,中國還可以做一些什么?記者就這些問題對英國《金融時報》首席經濟評論員馬丁·沃爾夫進行了專訪。
發(fā)消費券可助經濟回暖
記者:如何在短期內鼓勵中國人民消費?長期來看我們可以健全社會保障體系,農村城市化,擴大投資,但是短期內有什么有效的方法嗎?
馬丁·沃爾夫:這一點我們要回顧歷史,日本曾經嘗試過這樣做,那就是給每一位公民發(fā)兩年內到期的消費券,一定要盡快花掉。政府可以拿出兩萬億國庫儲備發(fā)給人民,告訴人民要趕快消費,這樣可以幫助經濟回暖。有很多方法可以嘗試,中國政府很有秩序可以實施這個政策。
加大醫(yī)療教育公共開銷
記者:我們在中國某些城市做過調查,也有世界上很多經濟學家提出過這樣的建議,但是這個計劃還沒有在全國范圍內展開,您對中國經濟還有什么其他新提議或是解決問題的良方?
馬丁·沃爾夫:我認為還有一點就是公共開銷,尤其是醫(yī)療健康服務和教育方面的開銷需要大幅增加。我們都期待這方面的進展能夠快一些,因為中國人口很多。我認為目前中國的公共領域的消費和公共投資水平都比較低。在這方面服務還可以很快地增長。
從消費的角度來講,發(fā)錢給窮人是最有效的方法。中國沒有可以迅速調整的消費稅,所以我認為這是刺激個人消費的最好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