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tǒng)內的不凝性氣體主要是空氣,此外尚有少量的潤滑油分解物。不凝性氣體的存在,將導致排氣壓力升高(且壓力表指針發(fā)生抖動)、排氣溫度上升(氣缸蓋過熱)、壓縮機功耗增加,破壞系統(tǒng)的正常工作。對于氨制系統(tǒng),空氣的存在,高溫下還有爆炸的危險,應及時排除。
系統(tǒng)中含空提量的多少,可通過冷凝壓力及出液溫度作粗略估計。如果冷凝壓力高于出液溫度對應的飽和壓力,說明系統(tǒng)中有不凝性氣體存在。
由于空氣的密度比氟利昂小,所以空氣積聚在冷凝器(或貯液器)的上部。應選擇在上述設備的頂部放出;空氣的密度比氨大,所以氨系統(tǒng)放空氣的位置用選擇在立式冷凝器的中、下部和貯液器的上部較為合適。
對于氟利昂系統(tǒng),不凝性氣體可從多用通道的旁通孔放出。旁通孔開啟時間不應過長,否則會造成制冷機的浪費。如果冷凝器(或貯液器)頂部裝有備用截止閥,不凝性氣體也可直接從該閥門放出。閥門開啟次數由空氣含量而定,每次開啟時間也不應過長。
對于氨制冷系統(tǒng),系統(tǒng)中一般均裝有不凝性氣體分離器,放空氣時,供液節(jié)流閥不宜開得過大;混合氣體進口閥應開大;放空氣閥要開小些,并接入盛水容器中。
停機后低溫制冷劑的處置問題
復疊式制冷裝置停止運動后,當系統(tǒng)內的溫度升高到環(huán)境溫度時,低溫制冷劑就會全部汽化成過熱蒸氣,并將高于規(guī)定的最大工作壓力,這種情況是不允許出現的。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對于大型裝置,可使高溫部分定期運轉,以保證低溫制冷劑處于低溫狀態(tài),或將低溫制冷劑抽出,并入高壓儲液器中。對于中小型試驗用裝置,通常都是在低溫部分的系統(tǒng)中接入一個膨脹容器,以便在停止運行時,大部分的低溫制冷劑蒸氣進入膨脹容器中,不致使系統(tǒng)中的壓力過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