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道,住建部7月下旬曾給各省級住建廳下發(fā)的一份名為《關于進一步落實房地產調控政策有關問題的函》,文件要求,各省級住建廳需要在8月20日,也就是今天之前,將相關的工作情況報送住建部。
有專家分析認為,各地“報送的內容主體是對上半年各省房地產調控工作的總結,最新的限購措施業(yè)會是報告的一部分”。今天就是各地上報情況的大限,哪些城市將會出現(xiàn)在第二批限購名單上呢?下面我們連線中國之聲記者馮會玲:
主持人:8月17日,住建部公布了限購的5項建議標準,同時提出滿足5項標準中任何兩項的二三線城市,建議列入新增限購城市名單。如果按照住建部的這個標準來看,哪些城市最有可能被納入到限購的名單當中呢?
記者:中原地產和鏈家地產根據住建部的新標準分析認為,可能有30到35個二三線城市會被列入到新增的限購城市名單當中,今年4、5、6月以來房價同比上漲較快的非省會城市有廈門、秦皇島、洛陽、丹東和牡丹江等地。鏈家地產估算出了一個大致的范圍,他們分析認為像秦皇島、哈爾濱、濰坊、威海、柳州、煙臺、揚州、東莞、珠海、宜昌、錦州、洛陽、桂林、常德這樣14個城市滿足了兩項以上的限購的標準。
在過去的3個月當中秦皇島、蘭州、丹東、牡丹江等地的房價同比上漲的幅度都在7%以上,也有機構根據根據同時滿足2010年房價漲幅接近或超過5%以上,2011年以來房價漲幅接近或超過5%以上這兩個條件來推算,他們認為理論上新增限購城市是在14個左右,包括秦皇島、丹東、錦州、吉林、牡丹江、贛州、煙臺、洛陽、襄樊、櫟陽、常德、惠州、湛江和桂林。
我愛我家集團的副總裁胡景暉就分析說,除了這樣的一些城市之外,已經限購的一線大城市的周邊城市,比如像廊坊、中山和珠海等等也很有可能被納入到限購的范圍,因此新一批限購城市的個數他認為大概是在20個左右。
主持人:從目前的數據來看,二三線城市的新建商品房銷售情況為整個房地產市場做出了怎樣的貢獻?
記者:我們可以通過一組數據來說明問題,在8月18日的時候,國家統(tǒng)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7月份70個大中城市的新建商品的住宅價格指數環(huán)比上漲超過0.4%的,上漲過快城市的全部都是非限購城市,目前一共有13個沒有限購城市的房價同比漲幅連續(xù)3個月超過5%,一線城市在出臺嚴厲的限購措施之后,投資性需求被擠出,外溢到了二三線城市。
隨著大量的品牌開發(fā)商在二三線廣泛布局,當地的房價就被迅速推高,按照中原地產的統(tǒng)計,今年前7個月,一線城市的銷售比例只占到了全國300多各城市銷量中的4.5%,而其他限購城市占比在30%,而三線城市占比達到了65.5%,可以說房地產市場的重心發(fā)生了明顯的轉移。
今年的前7個月,一、二線城市受制于限購的政策,銷量可以說都有不同程度的放緩或者是下滑,但是與此同時,全國住宅的銷售面積同比增長12.9%,包括萬科、恒大、綠城、碧桂園、世貿、金地、保利這些在二三線城市開拓比較多的房企,他們前7個月銷售面積完成率可以說都比去年同期要好很多。
主持人:今天已經是各省向住建部上交房地產調控情況的大限,二三線城市究竟會在什么時候公布限購名單,專家們的觀點都是怎樣的?
記者:中原地產華北區(qū)的董事總經理認為說,一般而言,9、10月份都是各地商品房熱銷的關鍵時期所以會有金九銀十的說法,這兩個月當中都會迎來銷量攀升,房價大真的情況,所以他認為,如果能夠在8月份之前能夠出臺這個限購令應該說是非常有針對性,而且效果也非常明顯的調控時間點。
但財經專家葉檀(微博)認為說,要讓地方政府在8月底之前出臺限購的細則,恐怕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因為各地要出臺由當地特色的限購細則,究竟哪些地區(qū)要限購,限購的條件應該哪些等等,地方政府都要經過很長時間的考慮,而且還要權衡利益,包括他們的積極性高還是不高等等問題,這樣一來他認為可能時間就會拖兩個月甚至三個月的時間,各地的限購細則才有可能會陸續(xù)出臺。
|